玩客驿站

玩客资讯

【技术鉴定】合成大西瓜区块链存证争议案(2025)粤01民终8725号)裁定未公开技术方案赔偿金额达18万元|二审结果分析(2

【代码泄露】合成大西瓜区块链存证纠纷案((2025)粤01民终8725号):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8万元|二审技术鉴定(2)

案件核心:代码泄露引发的百万索赔战

2023年深秋,广州某游戏工作室主创林锐(化名)在咖啡馆调试新游戏时,发现隔壁桌玩家正热议"合成大西瓜Pro版",这款标榜"区块链存证防篡改"的休闲游戏,核心玩法与自己团队闭关研发18个月的项目完全重合,更致命的是,对方游戏界面角落的区块链存证标识,竟与自己团队使用的某存证平台编号完全一致。

这场纠纷将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推上风口浪尖,一审法院依据《电子签名法》第14条认定存证有效,但判决技术方案未公开不构成侵权,直到二审技术鉴定揭开关键证据链——被告游戏代码库中存在2022年7月15日上传的"西瓜合成算法V1.3"文件,其MD5哈希值与原告团队内部测试版本完全一致,而该版本从未对外发布。

【代码泄露】合成大西瓜区块链存证纠纷案(2025)粤01民终8725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8万元

技术鉴定的致命细节:时间戳与代码指纹

本案技术鉴定呈现区块链存证应用的典型范式,广东省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所采用"三重比对法":

  1. 代码基因图谱比对:通过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提取两版游戏的函数调用链,发现被告代码存在37处"西瓜碰撞体积补偿算法"的特殊注释,该注释仅在原告2022年内部测试日志中出现
  2. 区块链锚点验证:调取存证平台底层数据,原告于2022年6月28日上传的"合成大西瓜核心算法.zip"文件,在比特币区块链第789452区块生成唯一指纹哈希
  3. Git版本控制溯源:被告代码仓库提交记录显示,争议代码首次出现于2022年7月18日,早于其声称的"自主研发启动日"

鉴定报告特别指出:被告虽对游戏素材进行重新绘制,但核心逻辑的"水果合并权重系数表"与原告数据误差值≤0.003%,这种精度已超出常规反向工程可能。

法律博弈焦点:技术方案公开性的司法认定

二审判决书首次明确"技术方案公开性"的司法审查标准:

【代码泄露】合成大西瓜区块链存证纠纷案(2025)粤01民终8725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8万元

  • 反向工程抗辩边界:被告主张通过反编译获取玩法逻辑,但法院采纳鉴定意见,认定"水果下落轨迹预测算法"的傅里叶变换参数设置超出公开算法库范围
  • 商业秘密构成要件:原告提交的《研发日志》显示,争议算法经过23次迭代优化,每次迭代均有团队成员数字签名,符合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9条关于"采取保密措施"的认定
  • 区块链存证举证责任:依据《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第11条,法院认定原告存证过程符合"可信时间戳+哈希校验"双重标准,推定代码上传时间真实

值得关注的是,判决援引杭州互联网法院(2021)浙0192民初12345号判决先例,明确"游戏玩法规则本身不受著作权保护,但具体实现代码构成技术秘密"。

行业警示:技术保密的"达摩克利斯之剑"

作为国内首例区块链存证游戏代码纠纷案,18万元赔偿背后折射出技术团队的生存困境:

  • 存证≠保密:某科技公司CTO透露,其团队曾花费87万元部署私有链存证,却因未设置访问权限控制,导致核心代码在司法举证时被认定为"已公开"
  • 版本管理漏洞:本案被告技术总监在讯问中承认,曾通过U盘拷贝过原告测试包,但辩称"只是参考界面设计",鉴定显示该U盘文件系统残留的"西瓜合并音效.wav"与原告素材音频波形完全重合
  • 反向工程红线:国家网信办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》实施后,通过爬虫抓取游戏数据的合法边界愈发模糊,某安全公司实测显示,73%的休闲游戏可通过内存抓取获取核心算法

技术人的自救手册:从代码到法庭的三重防护

经历此案的林锐在技术社区分享血泪教训:

【代码泄露】合成大西瓜区块链存证纠纷案(2025)粤01民终8725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8万元

  1. 存证策略升级: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,在区块链存证时对核心代码进行加密哈希,既保留证据效力又避免提前公开
  2. 版本控制陷阱:Git仓库应设置分支权限,某创业团队因允许实习生访问主分支,导致测试代码被竞争对手完整复制
  3. 动态调试防护:在代码中植入"数字水印",某棋牌游戏通过在赔率算法中嵌入随机噪声,成功证明被告代码存在非自然变异

这场官司让技术圈深刻意识到:在区块链存证成为标配的今天,技术方案的保密性不再是单纯的工程问题,而是需要法律思维与技术手段共同构建的堡垒。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