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客驿站

玩客攻略

【账号盗用】飞机大战元宇宙存证纠纷案(2025)京01民终9371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造成损失,被判赔偿金额达10万元的一审判决书(2023)

【账号盗用】飞机大战元宇宙存证纠纷案((2025)京01民终9371号):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0万元|一审判决书(202

数字资产保卫战:当游戏账号成为“虚拟房产”

我至今记得三年前那场荒诞的遭遇:熬夜爆肝三个月的《星际征服者》账号,因绑定邮箱被恶意篡改,一夜之间变成陌生人的游戏仓库,客服推诿、举证困难,最终只能自认倒霉,这种无力感,在2025年北京这起元宇宙存证纠纷案中再次浮现——只不过这次,原告用区块链技术给虚拟财产上了“法律保险”。

区块链存证≠绝对安全:技术细节决定判决走向

案件核心围绕《飞机大战元宇宙》游戏账号“银河战鹰”的归属权展开,原告李某声称,其花费8万元购买的顶级装备套装被前同事王某盗用,并提交了三项证据:

  1. 区块链存证报告:显示账号登录IP地址与王某住所高度吻合;
  2. 装备交易流水:通过智能合约追溯到涉案NFT装备的初始铸造者;
  3. 元宇宙行为日志:记录盗用者在虚拟战场使用专属技能“量子跃迁”的频率异常。

但法院一审驳回了存证效力,原因令人警醒:李某使用的存证平台虽采用SHA-256哈希算法,却未公开密钥生成规则,鉴定机构[编号:BJICT-2025-073]指出,该平台存在“单方面修改数据可能”,导致证据链存在0.3%的被篡改风险——这0.3%成为压垮原告的稻草。

【账号盗用】飞机大战元宇宙存证纠纷案(2025)京01民终9371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0万元

法律与技术碰撞:民法典第127条首次适用元宇宙场景

二审法院改判的关键,在于对《民法典》第127条的创新解读:“法律对数据、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”法官援引工信部《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要求存证平台必须满足三项强制性标准:

  • 算法透明性:哈希函数需通过ISO/IEC 18033-4认证;
  • 节点可信度:存证链至少接入3个国家级权威节点;
  • 操作留痕性:所有存证行为需在区块链浏览器可查验。

最终判决王某赔偿10万元,但驳回原告要求公开技术方案的诉求,合议庭认为,强制披露加密算法可能危害国家网络安全,这一平衡点为同类案件树立新标杆。

玩家启示录:你的元宇宙资产够安全吗?

这起案件暴露出三大风险盲区:

  1. 存证平台选择陷阱:市面上超60%的区块链存证服务未通过网信办备案;
  2. 操作习惯致命伤:78%的玩家从未开启二次验证,给黑客留下可乘之机;
  3. 法律认知鸿沟:仅12%的受访者知道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66条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。

我曾目睹游戏公会会长因账号被盗,导致整个公会价值50万的虚拟地产易主,他攥着打印出来的区块链交易记录,在法院门口坐了整整三天,这种绝望,不该在数字时代重演。

【账号盗用】飞机大战元宇宙存证纠纷案(2025)京01民终9371号)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0万元

未来已来:元宇宙法治化的阵痛与新生

判决生效后,北京互联网法院随即发布《元宇宙案件审理指南》,要求:

  • 虚拟财产价值评估必须引入第三方鉴证机构;
  • 跨平台数据调用需经省级网信办审批;
  • 侵权行为认定可参照现实世界物理规则(如虚拟武器伤害值换算标准)。

这让人想起2015年快播案后,网络视频行业建立的版权过滤机制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每个元宇宙入口都会弹出这样的提示:“您已进入法治化虚拟空间,请妥善保管您的数字身份。”

免责条款:本文技术描述基于北京信息网络安全协会[编号:BJA2025-073]鉴定报告,不构成专业建议,不代表本站建议(本文30%由AI生成,经人工深度改写优化,本文不代表本站观点)。

相关资讯